图库49知识中心详情

【看】江西省博物馆有什么特别的展品?

2024年06月28日 图库49

  江西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主义教育基地。

  60 多年,江西省博物馆历经八一广场老馆到新洲路馆到赣江北大道新馆。新馆为江西省文化心三大馆之一,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6层,建筑面积8.6万方米,展陈面积2.8万方米。

  江西省博物馆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精品,是全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藏品总数约为件套,其一级文物370件套二级文物1063件套三级文物9220件套一般文物件套。藏品类别有青铜器瓷器书画革命文物杂项等,以青铜陶瓷类文物最具特色,数量多品位高,在全省级博物馆占有重要地位。

  特色藏品有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器,贵溪崖墓出土漆木器和原始瓷器,明代藩王墓出土文物,历代陶瓷器,江西名人书画,江西现代革命文物等。江西省博物馆确立了常设展览与临时展览相结合的陈展体系,由8个常设展览和3个临时展厅构成,全图景展现江西大历史格局和文化特色,高质量满足新时代公众多元需求。

  ▲以上为部分截图展示

  江西省博物馆是江西省文化新地标,兼备智能导览等公信息化服系统以及学术报告厅教育活动室文创品展示区等公服功能区,正朝着具有高水文保能力和创新性服能力的现代化智慧化博物馆迈进。

  江西省博物馆坐落在南昌市 赣江抚河环抱的新洲上,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精品,以青铜陶瓷类文物最具特色,藏品总数约为5.9万件套,其一级文物370件套。以下就对江西省博物馆馆藏的24件珍宝进行盘点。

  1. 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此器通高105厘米,重78.5公斤,双耳外侧装饰有双重燕尾纹,竖耳上立有雌雄一对正回首顾盼的鹿,鹿身饰鳞片纹,腿足饰云雷纹,短尾上翘,上部盘口外沿饰一圈斜角目雷纹,腹上部饰以突扉棱相隔的四组兽面纹,下部通体饰四组牛首纹。此甗为甑鬲连体式,上部是圆形甑,斜腹,腹内箅已失,但甑鬲相连处有箅托一;下部是四足鬲,足空,足上部呈袋状,下为圆柱形,底端外鼓。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此甗体形巨大,气势雄浑,奇美诡异,稳定性良好,除耳上立鹿外整器一次浑铸成形,表现出青铜范铸工艺的杰出成就,是迄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甗,被称为甗王,宝级文物。

  2. 商乳钉纹虎耳方鼎

  此鼎通高97.0厘米口横58.0厘米口纵49.3厘米足高28.3厘米重49.0公斤,可烹煮盛放肉食,用于祭祀和宴享等场合。鼎体呈长方斗形,沿立双耳,耳上各伏一虎,四面侧壁上腹宽带纹正为一细线鼻的展体兽面,相邻两面旁边以角为轴装饰简略的兽面纹。每面两侧和下边装饰以乳钉排列而成的宽带纹。四足空,呈柱状,足表面装饰高浮雕的羊角兽面纹。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鼎高大宏伟,形状特别,壁薄规整,纹路清晰,分铸和浑铸融为一体,铸造工艺精湛完美,耳上伏虎具有浓重的江西地方青铜文化特色,实属赣江鄱阳湖流域商代青铜冶铸业的杰作,宝级文物。

  3. 商兽面纹虎耳虎形扁足鼎

  此鼎通高44.5厘米,重13.1公斤,鼎腹由三组兽面纹相连而成。兽面纹兽面纹高扉棱鼻,乳丁突出,体展,尾上卷。耳外侧二条展体龙纹首向上;立耳伏虎,呈静卧状,四肢曲伏,尾垂端卷。虎头硕大,口嘴大张,三角利齿,双目浮凸,大耳耸出;扁足虎形,口嘴张开,咬合腹下,前部首身和内侧四肢较为形象,背上和尾部变形,头出角,背生戟,尾卷曲,身饰雷纹,尾布鳞片。虎耳虎足青铜鼎一改鼎足或圆柱或圆锥状的常形,采用了独特的扁足,表现为稍有变形的虎。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鼎耳上双虎形象写实,与虎足呼应,如此虎装饰的青铜鼎为江西所独有,虎成为商代江西土著青铜文化的标志,表现了当地独特的虎崇拜,以至有研究者认为可能这里是甲骨文记载的虎方,也是迄今所见形制最大的青铜扁足鼎,宝级文物。

  4. 商伏鸟双尾青铜虎

  此器通长53.5厘米,通高25.5厘米,体宽13.0厘米,立体圆雕,内空无腹底。虎整体呈伏蹲欲纵之态,虎首抬头视,双目圆凸,直背凸脊腹部略垂。虎面张口露齿獠牙尖长虎眉粗大两耳竖起。虎身遍饰花纹,包括卷云纹鳞片纹云雷纹等。虎有曲卷双尾,在宽厚的虎背上伏卧一只鸟,尖喙圆睛竖颈短尾,颇为玲珑可爱。悠然自得的鸟与霸王气象的猛虎形成了强弱动静的鲜明对比。这与新干其他器物上的猛虎纹饰同构成了新干青铜文化的主要造型纹饰特征,形象上既有写实立体的猛虎造型和生动的线刻虎纹,又有图案化的抽象虎头纹,与原地区以饕餮形式出现的夸张虎形象明显不同。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器形象生动,造型奇特,内涵丰富,其外表透露出虎之威武勇猛,内则藏匿着诡谲仙逸之神气,将虎的神性和虎的崇尚表现到极至,具有浓郁地域特色,是青铜虎体量最大者,可谓虎之王者,堪称商代青铜艺术杰作,宝级文物。

  5. 商兽面纹青铜温鼎

  此鼎通高27.0厘米口横21.4厘米口纵18.0厘米足高8.0厘米,折沿,盘口,方唇,双环立耳,方形鼎腹仰斗形,腹部各面饰上下二层环柱角展体兽面纹,两旁纵向目夔纹。纹饰线条宽,图案简明。外底之上5.5厘米处的腹腔设有内底,内外底间形成夹层,一侧宽面横开一口。口前置门,门有细轴,固定于口上两侧插销眼之,门可上下转动启合。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鼎纹饰精美,是商朝晚期最为流行的青铜器纹饰,显示出与原王朝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奇异之处在于夹层,可在其内放置炭火,保持鼎内食物常温不冷,适合于冬寒春冷之时温食,具有南方特有的风情,也是民族融合历史的见证。

  6. 商嵌红铜云纹青铜钺

  此钺通高36.5厘米,刃宽36.3厘米,肩厚1厘米,重11.4公斤。镂出的大口上下各排列双行利齿,口一圈鱼形几何纹。上边和两侧饰云纹,纹饰宽凹线嵌满红铜现大部腐蚀丧失。在红铜衬托之下白亮的青铜纹饰十分漂亮耀眼,增添了华美和贵重之感,营造出庄严肃穆的仪仗氛围。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钺身厚体重,是现存最早采用错金属工艺的商代器物之一,重达11.4公斤,也是目前所见最重的青铜钺。

  7. 商双面神人青铜像

  此神人青铜像高53.0厘米,面宽22.0?.5厘米,额部宽,下颈部窄,形似倒置的等腰梯形,两面各有空的圆突目,鼻子肥大,高颧骨,张口露齿,两侧口角上翘,下犬齿外卷类似獠牙,其余齿呈铲形。头顶两侧各有一角,角端外卷饰有阴线卷云纹,正有一圆管,圆管可插羽等配件,下部方銎能固定木柄。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像空扁体,双面人首,造型设计有可能与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相合,其神情诡异威严,充满神秘性,是新干青铜器象生型器物的典型代表,是迄今所见唯一的双面神人头像。

  8. 商兽面纹提梁方腹青铜卣

  卣作盛酒器,形体截面一般为椭圆形,硕腹壁曲,向上收敛为口,颈侧安置提梁,上或加盖,下置圈足,流行于商代与西前期。卣是专门用盛装高级秬鬯香酒。此器通高28.0厘米,口径7.3厘米,腹宽11.1厘米,足径8.4厘米。此卣不仅纹饰纤细精美,而且造型独特,腹部四面开口相通,形成双层底。夹层可置炭火温酒,也可将卣浸入热水通过腹部开口加速酒温上升,提梁可拆卸下。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卣装饰华丽,通体精细兽面纹,造型颇为新奇,堪称上古时代的水热温酒器,属重要礼器,使用于重要的祭祀场合,此器不但构思精巧,方腹的浑铸成形难度也很大,表现出极高的工艺技术。

  9. 商兽面纹青铜胄

  胄是头部护具,又称兜鍪头鍪盔等,古代将士防护头部的装具,由于它常与护体的铠甲配套使用,所以甲胄一词成为古代防护装具的统称。此胄高18.7厘米口径纵21.0厘米横18.6厘米。圆帽,空,口。高浮雕兽面纹,粗大单角外卷,长方圆目横置,卷云状耳竖立,内卷鼻口居。边沿增厚一,前面开口收进,如兽面之横口。自前至后正凸嵴,顶上伸出一段圆管,用以安插缨饰。侧边各有一洞,以穿绳系胄固于颌下。顶侧兽角旁各有一孔,用作透气。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胄铸造精致,戴之威武英俊,轻便舒适,表面光整,实为青铜兵器珍品,堪称存世最精美的青铜胄。

  10.商活环屈蹲羽人玉佩饰

  此玉羽人身高8.7厘米,背脊厚1.4厘米,三环通长4.6厘米。叶腊石质,呈棕红色,色匀润,无瑕疵。通体作侧身蹲坐式。高冠,呈鸟形,鸟尾以掏雕法琢出3个相连的链环。臣字目,粗横眉,半环耳。嘴巴呈高勾,并内卷成喙状,几与下颌相连。双臂拳曲于胸前,臂肩高耸,采用减地法而呈浮雕状;双腿弯曲成蹲坐式。腰背两侧有竖列鳞片纹,采用减地法而呈浮雕状,鳞片纹外侧雕有羽翼。玉人出土时涂有朱砂,可能是在某种礼仪场合使用的神器。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器采用圆雕成形镂雕与浮雕工艺相结合,造型神秘,形象生动,亦人亦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羽人;因材设计,制作巧妙,掏雕高超,三环相扣,是最早的活链玉器;内涵丰富,文化独特,是南方地区远古土著民族鸟图腾崇拜的遗俗和变异,在玉器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宝级文物。

  11.云纹兽首提梁黑陶盉

  此盉通高19.8厘米口径7.2厘米足高5厘米,为陶质的酒器。扁圆体,敛口,配盖,盖似圆饼,钮作环形,钮座饰S纹,并有凸起的綯索纹两,腹与盖面纹区内刻有云雷纹,腹刻一变体S纹,腹下有兽蹄形三足,底。此盉仿铜器造型,弓形提梁,顶部两端饰锯齿扉棱脊,脊面有漩涡,一端乳突双角,另一端S形卷尾;腹上塑兽首为流,梁后腹上有突出卷尾,前后呼应。提梁看似为一单独兽形,实与前兽首后卷尾构成完整的蟠曲神兽。1979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渔塘公社崖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盉造型构思独特,是青铜文化与黑陶的有机结合器,文化内涵丰富,且制作工整,形体优美,集刻划捏塑等装饰手法于一体,巧夺天工,并且具有浓厚的地域时代特色,是研究时期长江以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俗的重要实物资料,极为罕见。

  12.隋洪州窑青瓷象首净瓶

  洪州窑属于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窑址分布在现江西省丰城市一带,此地唐代属洪州,故称洪州窑。洪州窑从汉晚期开始,历经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约有800年的历史,以烧青瓷为主胎色较深,施化妆土,釉色多为褐色,与唐代陆羽茶经描述的洪州瓷褐相吻合。此瓶高22.8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7.8厘米,属水器。梵语音译军持,并有军迟君持捃稚迦等译名,是典型的佛教专用器。长束颈,浑圆腹,圆饼足。口上盖封粘合,安一盂为口,座饰菊瓣;肩部塑一象首流,象卷鼻昂首。施青釉,釉色青黄,开冰裂细片。1975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乐化公社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器造型奇特,纹饰精美,釉色莹润,器大物美,是我目前所见的最早青瓷双口净瓶实物,蕴含了深厚的佛教思想,是洪州窑所烧造的隋代青瓷名器,是洪州窑的代表作品,弥足珍贵。

  13.北宋御仙花金带板

  此金带板一套13块,其方形銙9块桃形銙1块钅宅尾1块带扣2块。带板以金为质,满面装饰宋代流行的锤揲工艺制成的高浮雕花卉纹,这种花果纹北宋名为御仙花,因其表面錾刻细密凸点纹,形似荔枝,南宋时去枝叶仅存果,故又称为荔枝纹,带板金色灿烂,形体宽大,纹样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具有极高的观赏性,透出强烈的富贵之气。1978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枚江镇郭知章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套带板宋制二十五两重,纹样级别高,是目前所见等级最高时代确切物主清楚,最为精美的宋代金带板,对研究宋代政治服饰制度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该套金带板工艺精致,装饰技法极富特色,对研究宋代金器加工工艺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有宋代第一带之称,宝级文物。

  14.北宋青白釉胡人牵马俑

  此器高21.9厘米底长11.5厘米底宽10.1厘米,马与俑立于方形底座上。马膘肥体壮,昂首斯鸣,尾巴上翘,背部配置鞍鞯。两侧各立一胡人,圆目,高鼻,翘须,发髻高挽,上身着窄袖长衫,下衣撩起,脚蹬长靴。左俑双手执缰作牵马状,右俑执鞭作赶马状,一副整装待发的姿态。施青白釉,釉质莹润,光洁透亮,属景德镇窑品。研究推断两俑当为陶瓷之路的西域胡商。1970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郊新乡洋湖村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器青白釉色光洁透亮,做工精美,手法细腻,神态逼真,是一件雕塑水高超的北宋青白瓷绝品,是宋代西贸易往的珍贵实物例证,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

  15.南宋黑釉木叶纹盏

  吉州窑是宋代江南地区著名的瓷器窑场之一,其烧造的瓷器品种繁多特色鲜明,其一类以木叶纹装饰的瓷器别具特色。此盏为饮茶器具,高5.5厘米口径14.8厘米底径3.8厘米,盏呈斗笠形,具有宋代盏的典型式样。表面施黑釉,釉色浑厚滋润,晶莹光亮。底足无釉,露米黄色胎。盏内心呈脐状突起。盏内壁装饰一大片树叶,约占盏壁的二分之一,从向口沿展开,叶尖飘出沿外。树叶质感惟妙惟肖,创造了宁静素雅自然天趣和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1962年江西省南昌市征集,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盏釉色晶莹,树叶装饰更是构思新颖,创意独特,具有宋代盏的典型式样,是宋代吉州窑匠师独创的极品之作,是最具禅宗意趣的代表性品,存世数量稀少,叶大完整者更为罕见,宝级文物。

  16. 元吉州窑黑釉贴花圈点纹梅瓶

  此瓶高20.1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6.1厘米,口,直颈,丰肩,腹直斜收,矮圈足外撇。器物装饰奇特,先以剪纸圆圈分十层满贴于施有黑釉的器表之上,再加施黄褐彩,然后揭去贴纸。经高温焙烧后黄釉变化莫测,呈现出多谱色像。1980年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禾川镇古城址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瓶身圈点映衬得格外艳丽,其装饰手法新颖,表现效果奇特,存世数量极少,实为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17. 元青花釉里红堆塑楼阁式人物瓷仓

  此瓷仓高29.5厘米,横宽20.5厘米,整体仿元代江南楼阁式戏台建筑,重檐庑殿顶,由间一座二层主楼和两侧二层亭楼构成。主楼略高于亭楼,为红柱青瓦,为四柱三开间。楼阁分为上下两段塑造,下段屋身板状箱式结构,面板可拆卸,间可以盛放谷物。瓷仓装饰精美,四门廊微塑各种舞蹈奏乐侍卫俑18尊。正面青花书写对联一副上联为禾黍丰而仓禀实,下联为子孙盛而福禄崇,横批南山宝象庄五谷之仓。背面仓板上的墓志铭记载死者为故景德镇长芗书山长凌颖之孙女,死于后至元四年1338年,有明确纪年,迄今仅为孤例。1979年江西省丰城市征集,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此器造型别致,雕塑精微,栩栩如生,集釉里红红釉青白釉青花四种高温釉于一身,可谓世之孤品,并且有明确纪年,是目前仅知唯一存世的重檐庑殿顶谷仓,为元代瓷器雕塑最高水的代表作之一,宝级文物。

  18. 元青花釉里红四灵塔式罐

  四灵塔式罐是带有宗教含义的罐式,出现于元代,是从唐代塔式罐发展而的。此罐高22.5厘米,口径7.7厘米,口短颈,溜肩底,腹部贴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盖为帽状,盖顶呈喇嘛塔形,塔基是六方形须弥座,塔龛内有一尊佛像,塔上饰两层仰莲瓣纹。现藏江西省博物馆。出土于陕西铜川黄堡镇的黑釉塔式罐,罐形作翻沿唇口,短颈,溜肩,圆腹,腹下部渐收,贴有模印叶纹。镂空多边形底座饰有佛像花卉等。罐盖为七级空塔形,顶端塑有屈腿直身抚头按膝极目远眺的猴。此罐颈部和肩部有青料楷书铭文,颈部铭文大元至元戊寅年六月壬寅吉置,注明作者和制作时间;肩部铭文刘大使宅凌氏用,表明盖罐所有人。1979年江西省丰城市征集,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罐造型别致,构思巧妙,其造型釉色纹饰突出地表现出元代景德镇窑瓷器的工艺特色,且有绝对纪年款识,是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精品,为研究元代制瓷工艺和社会民俗有着重要的史料与研究价值。

  19.元青花松竹梅纹梅瓶

  此瓶高17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5.8厘米。敞口,凸唇,短束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内凹形矮圈足。青花呈色灰蓝发黑,施釉不到底,釉色青白泛灰。底部露胎有火石红。腹部上下有两道明显的接胎痕,腹部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岁寒三友是文人们常用的绘画题材,松树寓于君子镇定之态,竹子象征虚怀与率直,梅花表现坚强不屈的品德。1976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瓶器形硕大,整个画面疏密有致,构图丰满,运笔流畅,花色淡雅,更为罕见的出土元青花瓷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深厚,宝级文物。

  20.元张天师螭龙钮白玉阳治都功印

  此印印面通高6.4厘米边长12.3厘米,重972克,为青白玉质,洁白莹润,印钮为一蹲踞触角螭龙,翻唇露齿,眉须后拂,腿关节部位发翻卷长飘,尾作分丫鱼尾状,雕琢精细,生动传神;印面为阳文九叠篆体阳治都功印六字,印文线条流畅,结构严谨。此印为世代天师嗣教的法印,今道士上章及表奏符压皆用之。传世品,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印玉质温润雕琢精美印文规整工艺细致稀有,为龙虎山天师府法物极为重要的一枚法印,螭龙印纽显示出如皇家般的尊贵等级,历代天师袭用至今,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宝级文物。

  21. 明景泰罗如墉青花敕命牌

  诰命与敕命,俗称圣旨,是明清时期皇帝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赠与爵位名号时专门用的命令。一品至五品授诰命,称诰封,六品以下授敕命,称敕封。罗如墉,字本崇,庐陵人,进士,授行人之职,殉于土木之变。此牌纵48.1厘米横33.3厘米厚7.0厘米,青花书绘。正面上下边饰双龙戏珠,左右边饰双线回纹。内上方楷体横书牌额奉天敕命,下直行楷书正文,牌体空,内用非字形排列的板块支撑,正反两面施釉,侧边露胎并留气孔。其板面宽大,竖立烧成,当时确属罕见。1978年江西省吉安市征集,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牌整体绘画肥润,左右两边的回纹线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此为景泰时期青花瓷的特征,是迄今见到唯一有确切纪年的景泰青花瓷,其板面宽大,竖立烧成,世所罕见,且具有证补文献记载的重要资料价值。

  22.明嘉靖青花龙凤鹤纹罐

  此罐高22.0厘米口径11.4厘米底径10.3厘米,侈口,短颈,弧形肩,深圆腹,至颈微内收,底内凹。胎质坚细,釉色较洁白,颈部釉厚处微泛青色,青花以标准回青料描绘,呈色纯蓝泛紫,色浓艳。腹部的主题纹样饰在四瓣以一粗一细的双线勾勒的大仰莲开光内,内容分别为龙凤鸾和鹤等四种代表神兽神鸟的吉祥图案,龙为五爪,边衬以王字形等各式流云。腹部开光四角空处绘缠枝灵芝。肩部饰变体覆莲,内填鱼形花卉。颈部饰重瓣仰莲。器底正有青花大明嘉靖年制二直行六字楷书款。1958年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益庄王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罐造型端庄,釉色艳丽,纹饰精美,是明代嘉靖时期官窑的佳品,且出土于明代藩王墓,有绝对纪年,为明代青花瓷的断代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准器以及可供比较的重要资料。

  23. 明四爪团龙纹黄锦袍

  此锦袍长127厘米通宽220厘米袖口18厘米腰宽55厘米,系明代益宣王朱翊鈏所用。龙袍黄锦,右衽胡袖,胸背与两肩上织有一条四爪龙纹。龙形硕大,头为侧面形象,位于前胸。前后襟上织有十二条龙,龙间以如意云纹相隔。龙纹均张口露齿,上唇较厚,两鬓前飘,圆眼丫角,发向上后,背有齿脊,身披鱼鳞,脚有四爪,肘生长。1979年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明益宣王夫妇合葬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锦袍做工讲究,工艺复杂,集纺织染印缝制绣织等多种工艺于一身,是目前明代皇家服饰最为精美者之一。明代袍服存世稀少,皇家袍服罕见,此袍保存完好,制作精美,再现了明代藩王的奢侈华贵生活。

  24.明镶宝嵌玉八仙金钿

  此金钿长21厘米高4.5厘米厚1.0厘米,重140克,采用锤鍱,镶嵌宝玉等工艺制成。双层的金制弯弧状,九个圭形神龛镶嵌在金钿底板上,神龛四装饰海涛寿山花卉纹。神龛分别嵌有一尊白玉佛像,间一尊略大,为脑门高凸,手持宝杖长须垂胸的南极寿星,两边分别是八仙。金钿上和神龛旁镶嵌点缀着数颗红宝石。其繁缛的纹饰和金辉玉蕴珠光宝气的风格体现了明代金银器工艺的总体特征。它的两端系着带子,即把这带子套在横贯假髻两侧金银簪的簪头上。1980年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明益宣王孙妃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金钿造型构思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神话故事与吉祥寓意融为一体,做工精致,工艺新奇,锤揲錾刻花丝焊接镶嵌等工艺并用,是明代首饰极品,被誉为金钿之最。

  江西省的博物馆,里面藏品很多价值过亿,看看有什么宝贝

  在,目前一有195件明令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其这里就有一件

  它是1974年,出土于景德镇南山的凌氏釉里红楼阁式谷仓

  集红釉青花釉里红等高温釉彩于一器,造型独特,十分罕见

上一篇:【观点】我国9.86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下一篇:【分析】国源展览谈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